资源导航

【读书】领导者:神话与现实

663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21-09-07 09:02:25

4.44 MB

类型:培训

Tags:读书  

资源简介:

【读书】领导者:神话与现实——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读书】领导者:神话与现实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叫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美国前陆军四星上将,曾担任美军驻阿富汗以及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指挥官,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他还是国际畅销书《重任在肩》和《赋能》的作者,拥有一家领导力咨询公司。

关于本书

作者在这本书里总结了领导力神话的常见形式,他希望通过破除领导力神话,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领导力,以清醒、谦逊的态度应对挑战。

核心内容

什么是领导力的神话思维”,为什么人们会相信它?为什么需要破除领导力的神话色彩?如何破除领导力的神话思维”,以及作者对领导力的新理解是什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领导者》。听到书名,很容易以为它要教我们如何成为领导者,有无数的书都在做同样的事。

我们其实都知道,领导者的角色很稀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领导者,可人们依然对这个身份很热衷,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也许并不想当领导,但他们都想拥有领导力,领导力能驱动他人帮自己解决难题。在很多人眼里,领导者的行为等于领导力,找对了领导者,所有事情都能水到渠成,他们就想研究领导者的生平、效仿领导者的行为,成为那个对的人。

今天这本书不是要总结出一套成为领导者的指南,而是要破除人们对领导力的常见误解,比如,把领导者的行为等同于领导力就是很常见的误解。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神话与现实”,作者想告诉我们,很多围绕领导力而生的故事和总结,都更像神话,而非现实。多年来,人们都把理解领导力的重点放在领导者个人身上,忽略、低估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这种对领导者个人的过度关注导致领导力神话的出现。人们渴望掌握领导力,却总被领导力神话蛊惑。本书作者希望通过破除领导力神话,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领导力,以清醒、谦逊的态度应对挑战。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叫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是美国前陆军四星上将,这本书是他和两位特种部队退役军人合写的。《论大战略》的作者、耶鲁大学的加迪斯教授对斯坦利的评价很高,他说,今日美国人中,没有谁比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更令人信服地融合了领导力的实践与学说。” 在实践方面,斯坦利的军事生涯很成功,他担任过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在理论方面,他写过两本国际畅销书《重任在肩》和《赋能》,还创立了自己的领导力咨询公司。

既懂领导力理论,又有大量领导实践的斯坦利,想写书破除附在领导力身上的神话色彩。听上去,斯坦利应该是领导力神话的坚定反对者,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这种神话的忠实听众,直到他准备写回忆录时,才发现自己一直都误解了领导力,自己之前相信的那些东西都是领导力神话。斯坦利的观念转变,能让我们看到一位资深领导者对领导力的反思和探索。

今天的解读,围绕斯坦利的观念转变展开,主要有三部分:第一,什么是领导力的神话思维”,为什么人们会相信它。第二,为什么需要破除领导力的神话色彩。第三,如何破除领导力的神话思维”,以及作者对领导力的新理解是什么。

第一部分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领导力,以及领导力的神话思维”。

作者发现,大多数人对领导力的共识是:领导力就是领导者驱使团队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其中领导者最重要。在这种共识下,出现了领导力的神话思维”:认为领导力是静态、可复制的,领导力的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所作所为,领导力只在于领导者实现的客观结果,与他们的言语、风格、外表都无关。这种神话思维”附着在领导力的表面, 导致人们对领导力的理解很有局限性。

接下来,我们通过斯坦利的经历来看看,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领导力的神话思维”。

很小的时候,斯坦利就被领导者的传奇故事吸引,他通过阅读认定:这个世界上正在展开的重大事件,是政治和军事领导者的行为左右的。长大后,斯坦利加入西点军校,这所学校的目标就是把学员培养成领导者,在这里,斯坦利听到年轻军官讲述战斗故事,这些军官还会教他们怎么注视、行走和表达。那时的斯坦利相信,如果照做就能很好地完成职责,说不定,自己也能变成战场上的传奇,回来讲给年轻人听。

虽然斯坦利在2010年因为发表不当言论辞职,结束了军旅生涯,但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的确是一个传奇,他指挥过美国最精锐的部队,在他的领导下,这个部队取得了赫赫战功,比如,抓获了逃亡的萨达姆,再比如,通过空袭打死了国际恐怖分子扎卡维,他是本·拉登的副手。

整个军事领导生涯中,斯坦利都在阅读著名领导者的传记,他一直相信,是领导者的行为创造了历史,他的世界观也以领导者为中心。然而,2010年的秋天,他的观点开始转变。那时,他准备写回忆录,讲述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人物故事。回顾过去数十年的经历时,斯坦利发现,他的决定对于军事行动成功的贡献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突出,拆解分析事件时,斯坦利经常不知道推动结果形成的实际行动、决策和戏剧性事件是什么”,反倒是其他因素和别的参与者对结果产生了更大影响。

斯坦利这才开始意识到,他从传记、传奇故事中了解到的事迹并不是领导力的现实,而是附着在领导力表面的神话思维。他也发现,领导力神话思维其实非常普遍,有三种常见形式:人们总希望从一堆故事里概括出一个领导力公式或者清单;人们总爱把功劳归结到领导者身上;人们总以为领导力来自领导者实现了什么客观结果。在第二部分,我们会详细了解它们。

为什么领导力的神话思维这么普遍?这离不开作家、剧作家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是讲述领导者的事迹,传记作家要讲好领导者的个人故事,所以会以某个领导者为中心,强调他的决策产生了多么大的意义;而剧作家为了让观众有好的体验,则会故意放大领导者身上的戏剧色彩。

人们愿意相信领导力的神话思维,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跟枯燥的领导力分析文献相比,还是一部精彩的CEO自传更吸引人。不过,领导力的神话思维这么普遍,真的只是受到作家等人的外部影响吗?我们其实多少都知道,传奇故事、传记、戏剧里的领导力经验没法拿来就用,用了很可能也不会见效,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不停地看这些书籍,了解这些神话思维呢?作者认为,其实还有一层内在的原因:领导力的神话思维的确给人带来价值,只不过,它带来的不是实际价值,而是意义价值。

这种意义价值与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有关。人类天生就很关心一个问题: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到底会怎样,当下的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会不停想象,当下的现实与未来之间有哪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大致有两类:对于未来有积极的希望,对未来有消极的恐惧。作者说,希望和恐惧在牵引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上,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领导者代表着人类对未来存在状态的希望和恐惧,天才、创始人等领导者是代表未来希望的寄托者,政治家、军事领导是抵御未来恐惧的守护者。也就是说,我们对领导者和领导力这么感兴趣,其实是出于对未来状态的关心和好奇。假如一个领导者给自己领导的群体,带来了意义价值,那么,领导者取得的实际成果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作者所说,领导力较少关乎过去或现在的结果,而更多关乎未来或预期的结果”。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夸夸其谈没有成就的领导者也能拥有大量追随者,人们愿意追随他们,很可能不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最正确的价值观念,也不是因为他们做得有多好,而是他们满足了追随者对未来的关心和想象,提供了意义价值。

第二部分

既然领导力的神话思维,能给人带来意义价值,是不是没必要破除它?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我们听说的领导力和我们实际体验的领导力中间产生了脱节。换句话说,领导力神话思维提供的意义价值与领导力的实际价值中产生了一道鸿沟。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这本书里有一个例子能帮助我们理解。

斯坦利一直都有个人生榜样,罗伯特·E.李将军。李将军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曾是西点军校的校长、19世纪中期美墨战争中的英雄,还是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团的指挥官。丘吉尔曾夸赞说,李是有史以来最高尚的美国人之一,也是战争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

斯坦利认同丘吉尔的看法,在他看来,李将军天生勤奋、自律、勇敢,是个非凡的军事天才,一个没有缺点和失败的领导者。斯坦利总会有意无意地用这位榜样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担任少尉时,妻子买了一张李将军的版画送给斯坦利,这幅画陪伴斯坦利几十年,既是他的宝贵财产,也是他的领导力榜样。

听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李将军给斯坦利带来的都是意义价值。如果从实际价值去考量李将军,会发现他的另一面——被优秀品质遮盖掉的缺点和失败。

有两个事实能让我们了解李将军的另一面。一个是,作为一名指挥官,李将军的队伍的伤亡率非常高。假如一个人在1862年加入了李将军的部队,有83.1%的概率会死于疾病或者在战斗中伤亡。有批评者说,(李将军)没有充分认识到行政是战略的基础,对日常事务缺乏兴趣,憎恶行使权威,导致他的军队处于半饥饿状态。” 另一个事实是,南北内战的核心是关于废除还是维持奴隶制,李将军是美国南方人,他选择加入南方联邦,实际上就是选择为了维持奴隶制而战。

这两个事实能让我们看到,李将军并不是完人,有缺点,也会犯错误,这位名将的真实故事推翻了他身上的神话。

63岁时,斯坦利才意识到这点,他感到很失望。领导力神话和领导力现实之间的脱节,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对人生榜样感到失望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负面影响还包括,要是一个领导者总是照搬领导力神话里的方法,那他的领导行为很可能一直都无效。再比如,一些员工接受了领导力神话思维,会对自己的领导产生了错误期望,认为当领导的就应该力挽狂澜,组织里出现了问题,只跟领导者有关,跟自己无关。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负面影响,经常发生在领导者群体身上,他们看到的领导力知识与实际中的行为一直发生冲突,对于什么是领导力、该如何领导”这个问题,困惑不断。斯坦利退役之前,就一直处在这种困惑和冲突中。

一方面,他很喜欢搜寻领导力神话,阅读历史传记,模仿成功的榜样,听取聪明人的建议,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汲取的那些智慧和解决方案都派不上用场。

随着他的战争经历越来越丰富,人越来越成熟,他发现,领导力神话与领导力现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斯坦利说,自己在军事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就像一个变形怪,从来不重复自己的样子,预先制定的解决方案从未奏效”,为了应对挑战,他总得想办法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

意识到领导力神话与领导力现实之间的脱节,意识到自己的榜样并不完美,斯坦利很失望,但他也发现,附着在领导力表层的神话思维并不是牢不可破,而是漏洞百出。

第三部分

意识到领导力神话思维的存在,是破除领导力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我们把它识别出来。作者把领导力神话思维梳理成了三种常见形式:公式神话、归因神话和结果神话。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首先是公式神话。很多讲述领导力的书,都会从一堆故事里概括出一个领导力公式或者清单,这些做法和倾向就是公式神话。看到这样的公式神话,我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觉得有价值,应该记下来或者收藏一下,但细想一下,领导力可以被总结成一个公式吗?不可能。我们都知道,领导力是不是有效,会涉及很多变量,天时地利人和”很可能只是所有变量中很小一部分。

这本书介绍了13位领导者的传记,作者还把他们分成了6类,比如,创始人、天才、狂热者、英雄等。假如是一本想要推导出领导力公式神话的书,书的作者很可能会从这些领导者身上找到一些共同特质,生成一张领导力清单。但是这本书介绍这些领导者,并不是为了总结共同点,而是想要揭示,领导力没那么简单,非常复杂。每个领导者的表现都与他们身处的背景有关,比如,他们所在的行业、他们的具体处境、他们的追随者以及他们追求的使命等。

我们来看书里一个具体例子。一说到奢侈品牌香奈儿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可·香奈儿就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1916年,一套香奈儿套装的售价就高达7000法郎,相当于今天的3700美元。《纽约时报》曾经这样描述她获得成功的原因,香奈儿曾凭借直觉,奠定了自己在时尚界的领先地位。”

香奈儿真的只是靠直觉吗?可能还要加上她制作服装的创造力,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她独特的品位。把这些要素列在一起,就是时装设计师的成功公式吗?公式神话总是倾向于放大香奈儿这类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但实际上,她那时能脱颖而出,也离不开机缘和当时的大环境。

在香奈儿之前,欧洲上层女性的服饰臃肿繁琐,有衬料、吊带、紧身胸衣等,有时甚至需要两个人帮忙才能穿上。一战爆发后,因为丈夫离家,上层女性不得不去工作,之前的服饰不适合,她们需要一种既实用又优雅的服装,而这刚好是香奈儿擅长的。

香奈儿自己也承认,她的成功是因为把握了时机:我处在正确的位置;有个机会在召唤,我便抓住了它。我是随着这个新世纪长大的;因此,我成了告诉世人这个世纪的服装风格的人。所需要的一切就是简约、舒适和整洁:无意中,我提供了所有这些。”

既然连香奈儿这样的创始人都承认,自己是在无意中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追寻领导力公式神话?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对确定性的依恋和追求。我们想把领导力整理成一张静态的清单,是希望拥有确定性和掌控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更喜欢简单的解释,而不是准确的解释。相信领导力的公式神话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很容易忘记,一个漂亮的领导行为决策能够奏效,离不开把握住了时机。再比如,公式神话会让我们误以为领导行为是静态的,实际上,它是动态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假如在不同背景下,复制一种领导行为,很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领导力神话思维的第二种常见形式是,归因神话,就是把功劳都归到领导者身上,把领导力曲解成了领导者运筹划策的过程。人们总会认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能够出现,是因为领导者起到关键作用。换句话说,相信归因神话的人,会认为世界的历史只不过是大人物的传记”,是非凡人物的行动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在作者看来,这种大人物理论”显示出,相信它的人会更关注某个领导者的属性,而不是整个体系的属性,更关注我”而不是我们”,换句话说,大人物理论”是在鼓励人们成为伟大的个体,而不是鼓励整个组织成为伟大的团队。归因神话会夸大领导者的个人影响,让人忽略了他周围的一切,在作者看来,有效的领导力不是某个人带来的,而是从这个人所在的系统里长出来的。

还是以香奈儿为例。和其他成功创始人一样,香奈儿给自己的品牌和公司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人们很容易形成归因神话。著名的香奈儿5号香水,是香奈儿策划的,这个产品的成功并不是只靠她,也离不开她所在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世界上最好的香水制作者、最好的经销商和最好的生产商。

香奈儿5号香水的发明者叫埃尼斯特·博,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调香师之一。可可·香奈儿想要一种带着女人体香的女人香水”,博就把这个想法转化成实际产品。香水制造商韦尔泰梅为香奈儿的香水公司出了全部资金,还负责分销。如果没有他们,很可能就没有这款经典香水了。

刚才说到的公式神话和归因神话,其实并不新鲜,我们多少都听说过。作者发现,领导力神话思维还有一种隐藏很深的形式——结果神话。我们常常以为,领导力来自领导者实现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其实,领导力还在于领导者象征了什么。作者说,人们误以为领导者实现的客观结果,要比他们的言语、风格和外表更重要,实际上,它们并没有高下之分,同等重要。

还是以香奈儿为例。香奈儿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优秀的创意总监,你觉得她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是设计和制作产品吗?没错,她经常在工作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会连续站着工作9个小时。但这就够了吗?

她还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示范和推销一种生活方式。香奈儿一边花费大量心血制作漂亮衣服,一边过着一种东奔西走、跨越国界、衣着讲究和高端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她会出入顶级社交晚宴,成为上流社会的一部分,通过社交关系,为芭蕾舞、戏剧、好莱坞制作服装,她的时尚理念渗透到大众文化中。

除了是商人、设计师,可可·香奈儿也是现代女性的象征。人们花大价钱购买香奈儿,不仅是在购买一种产品,还是在买一个特定女性的想法,连同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作者说,香奈儿的手艺固然很重要,但她的公司的成功,主要源自女人们想要像香奈儿一样的渴望。女性可以通过穿戴她的产品,获得香奈儿展示的这种生活方式。香奈儿说:在我之前,女装设计师就像裁缝一样躲在自己商店的后面,而我则过着一种现代的生活,我分享着那些穿我所设计的服装的人的习惯、品味和需求。”

当作者意识到,领导力神话与领导现实之间的脱节,以及领导力神话思维的3种常见形式后,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探寻领导力,还给出了新的定义。

最后,我们来了解下这种新定义,以及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人们对领导力的常见理解是,它支配一个群体走向某种既定结果的过程。大部分对领导力的观察和研究,都是围绕一个单点出发,这个单点就是领导者,可是只凭领导者个人,只凭这种单向的因果过程,我们好像永远都理解不了领导力真正的因果关系。

而作者提出的新理解是:在一种为其成员赋予意义的特定背景下,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的一种复杂系统。换句话说,领导力就像一种包含领导者、背景和追随者的动态系统,这三个要素对领导力的影响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新定义,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把关注领导力的焦点,从领导者这个单点,转移到领导者所在的生态系统上。

这个新定义能帮我们快速识别,公式神话、归因神话和结果神话。你看,领导力是一个动态系统,背景会不断变化,那就当然不存在一个规范的正确答案”;领导力是一个关系网络,其中不仅有领导者,还有追随者,它不是一个由领导者单向驱动的链条,而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人们误以为领导力来自领导者实现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可有些领导者不道德、不称职,依然能获得追随者的仰视,这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目标感或象征意义。

不管是作为领导者,还是追随者,或是兼顾两个身份,我们都是领导力这个系统中的一员。作者在书里,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

领导者需要重新认识领导力,以及自己在当中的位置和行为。领导力远比我们了解到的要复杂,它既不迷人也不直截了当,经常让我们痛苦和困惑,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更多是属于系统中反馈循环的一部分,而不是处于指挥链的顶端。”也就是说,领导者看待自己时,不应该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顶点,而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领导者要成为一个实干家,能自下而上地为公司、为团队提供服务,成就集体的行动,同时,也要充当某种象征,自上而下地为团队提供目标感和意义感。

对于追随者来说,要认识到领导者有其局限性,不应对这个角色有过高的期望,不妨停下来想想,我们追随某个领导者,究竟是为了他们提供的目标感,还是为了他们能够提供的结果?除了认识上的改变,追随者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作者看来,追随者并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指导、等待领导决定,还可以反向问责,把信息、反馈和建议向上推送给领导者,让自己也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在作者看来,一个复杂的领导力体系究竟有没有效,其实更多取决于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

结语

到这里,《领导者》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

最后,我还想给你介绍一下,斯坦利在领导力方面与自己所做的一个和解。斯坦利在军事生涯中,既是一个典型的成功领导者,也领教过无数传奇领导者的风范。在书本前,他是虚心的求教者,在战场上,他是果断的领导者。他一直都想知道,怎么掌握领导力发挥效力的秘诀。可他最终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掌控领导力的所有变量,领导力非常复杂,就像一个不断移动的目标,今天得出的正确答案,也许明天就会让人失望,他也意识到,做一个好领导者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地”。他发现,在这段旅程中,成功并不总是意味着你做对了,失败也并不意味着你做错了。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该如何自处呢?斯坦利的建议是,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力求适应我所能驾驭的情境,忍受我不能驾驭的情境……我充其量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承诺,但决不相信自己左右结果的能力。”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